廣東含水量過低的地基如何改造進行強夯地基處
2017-12-27 16:45:31
強夯地基處理時也會遇到很多非正常屬性地基,今天跟大家科普的是含水量過低的地基,應當如何進行強夯施工操作的問題。
在前期地質勘測時,就會根據需要設定的強夯深度來計算夯擊能,設計如何分布夯點,那么當地基含水度達不到強夯施工深度的要求時,就需要先行處理之后再進行強夯施工,當然成本肯定是要提高不少的,這個可以和發包方事先談好。
含水量過低最適宜的處理辦法就是注水,按照1m X 1m的方形來布點,在中心以布點方式鉆孔(參考工具可見洛陽鏟),鉆空成型后按孔定量注水來濕潤地基,為什么要定量呢,過滿則溢這個道理大家都懂。整體含水量要包含地基土層中本來就存在的天然含水量,公式為:
其中v每孔注水量(m3);
—分別為潤濕土體厚度h內土層的天然含水量加權平均值和最優含水量加權平均值,以小數計;
a—注水孔方格網距(m),a=1m;
h—需加水潤濕的土層厚度(m);
厚度內土層的天然干密度加權平均值(g/cm3);
ρw—水的密度,一般取ρw =1g/cm3。
當需要加水潤濕的土層限于上層,且厚度小于1.0m時,可采用地表水畦澆水潤濕。
強夯施工應該等土層充分受水均勻之后再進行,一般等待3-7天就可以進行強夯作業了。恒通基礎為你分享